1985年自贡第6届迎春灯会结束不久,荣县人民政府灯会办公室的几员大将一一主任林灿光、副主任兼美术总设计师曹念和副主任朱大和等湊到一块儿合计,明年做什么灯呢?
荣县是农业大县,论做灯的工业技术基础,比不过当时的东锅厂、鸿化厂、张化厂等制灯大户。可荣县却有上千年彩灯文化积淀,在自贡灯会上没有出色出彩的灯品,何以面对先人?然而,要做出不同凡响的彩灯,荣县的优势在哪里?
巍巍高石梯,幽幽桫椤谷,茫茫花龙沟……除了原始森林和茂密得让人绝望的竹海……竹子!可以前竹子都是用来做彩灯的骨架,若用来做灯,尤其是做灯的外装材料行吗?
不试怎么知道!
荣县是块风水宝地,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先贤、オ子、物产……可谓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聚宝盆!于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构思在曹念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大型彩灯《聚宝盆》!造型和质地一定要适合竹子表现,同时还能体现荣县特色与风采!曹念很快拿出了设计草图。荣县不仅竹子多,关键还有不少民间竹编匠人。就在完善灯组方案的时候曹念在来牟镇找到了一个农村竹篾技术学校。他在这个学校的学员中挑出一批年轻人,把做竹椅子的技术加上农村编制竹席的工艺结合起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工匠手艺结合,于是一种新的制灯工艺出现了。
1986年自贡第7届迎春灯会上,一种全新的灯品一一竹编灯《聚宝盆》横空出世。灯组以捆、扎、编三大工艺技术为主,辅以适量绸缎裱糊,在机械传动与内透光的作用下,活灵活现,美不胜收;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用大小不等的竹子弯曲、捆扎的花边,传达出浓郁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气息。令观者为之雀跃。一个全新的灯品,在自贡灯会中诞生了。
随着荣县政府对竹编灯的开发与挖掘,荣县的竹编龙在灯会中脱颖而出。荣县古文镇的竹编龙,以山边村七组万家坝朱家祖传技艺最为知名。到现在已传承至第四代传人朱顺文。至此,竹编龙的工艺技术更趋完善和成熟。制作完成一条好的竹编龙,必须选择一年以上的青茨竹,初性好,纤维密度大,晾晒1天的时间去其水分,成品经风吹日晒而不变形。竹编龙除去首尾外,全部用竹子编织而成,龙身、龙鳞齐备,栩栩如生。
制作龙鳞的竹片必须非常薄,将竹青表皮刮掉后切分为8层,厚度比A4纸还薄,具有很强的透光性;龙的鳞片花形为六方形,按照编斗笠的方法编织,片片相连,丝丝相扣:竹编龙身内装灯泡,接通电源后,整条龙光焰晃晃,活灵活现。制作一条竹编龙需要2个编织技术非常熟练的艺人花费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1987年,竹编龙亮相首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进入大众视野。
在以后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中,荣县还逐次推出了《竹编龙门》、《九龙珠》、折扇》等竹编彩灯新品。
如今,竹编灯已成为中华彩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自贡特殊材质彩灯。